山东省星级饭店869家,总量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仅次于广东。其中,三星级饭店484家,居全国第2位;四星级饭店152家,居全国第4位;五星级饭店29家,居全国第6位。
现状是“大而不强”
1.星级饭店数量多、行业规模大
山东省旅游局2012年7月公布的《2011年度全省星级饭店统计公报》(鲁旅办发[2012]147号)、国家旅游局2012年6月公布的《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以完成财务统计填报工作并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数据为准,山东省星级饭店869家,总量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仅次于广东。其中,三星级饭店484家,居全国第2位;四星级饭店152家,居全国第4位;五星级饭店29家,居全国第6位。
2.饭店经济效益偏低
《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山东省星级饭店人均实现利润在全国省市(区)中排名第19位,人均实现税收在全国排名第16位,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全国排名第9位,此三项指标也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在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综合指标(经济效益)前100名五星级饭店中,山东省只有4家饭店;而在前100名四星级饭店中,没有一家山东省的饭店。
3.饭店集约化程度偏低
2012年6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中国饭店集团(管理公司)2011年度发展报告》,产生了最具规模的30家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以餐饮为强项的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和大型国企山东商业集团(鲁商集团)下属的山东银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但两者旗下的饭店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内,仍处于成长期,在规模、集团发展力、品牌化发展、集团管控力、经营效益等方面,与国内、国际饭店集团还存在着差距。如山东银座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银座佳悦”属于经济型,而其母公司山东商业集团投资建造的五星级饭店,却委托法国雅高集团的“索菲特”、“铂尔曼”品牌以及美国凯悦集团的“凯悦”品牌管理。
2011年度最具规模的30家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中,山东蓝海集团已开业的饭店仅有24家,排在第21位,而第1位的锦江集团有635家;山东银座集团的中高档饭店(含筹建中)仅有13家,排在第30位,而第1位的锦江集团有111家。
山东蓝海集团和山东银座集团在规模成长性、档次延伸性、地域扩张性、发展稳定性等方面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市场细分、高端市场的影响力、集团收益、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质量等“软实力”方面有所突破。
“大而不强”的原因
1.市场化不够、开放度不高。山东省旅游局《2011年度全省星级饭店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所有星级饭店中,国有饭店占35.56%,大大高于全国平均的31.24%;集体饭店占5.29%,高于全国平均的4.07%;而港澳台投资饭店仅占1.15%,低于全国平均的2.28%,外商投资饭店占1.73%,低于全国平均的1.94%,这与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开放的重要省份不相称。
这主要缘于以下方面:
(1)胶东半岛和泰山作为国内度假、避暑、疗养胜地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烟台、威海、泰安等地兴建了大量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度假村,后陆续升级为星级饭店。
(2)市、县(区)各级政府基本都建造了主要用于政务接待的招待所和迎宾馆,也挂牌星级。
(3)一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建造了一些既代表企业形象又方便自己系统内消费的星级饭店。
(4)部分地方政府为树立城市形象,让财政资金或国有企业投资兴建豪华饭店。如青岛城投集团和海尔集团投资建造了青岛海尔洲际酒店,作为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的接待酒店。
(5)本世纪初,山东省虽然对一些国有饭店进行了股份改制,但为数仍偏少。
(6)山东省境外客源偏少,导致境外资金对山东饭店业的投资较少。2011年山东省接待入境旅游(外国人、港澳台)424万人次,而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分别接待了3331万人次、773万人次、737万人次、669万人次、520万人次。
2.长期以来多数星级饭店形成了“大餐饮小客房”的经营结构,利润偏低的餐饮收入比重较大,而利润较高的客房收入比重偏小,导致饭店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2011年,全省869家星级饭店的客房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41.2%,餐饮收入占总收入的50.6%;而全国11676家星级饭店的客房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42.44%,餐饮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9.17%。
近几年,饭店业的餐饮经营持续面临“三高一多一低”的沉重负担:餐饮经营的人工费用高、食品原材料成本高、客人自带酒水多,利润越来越低,同时饭店还要承担食品安全、消费者投诉、酒水服务费纠纷、媒体曝光等风险。
3.饭店虽然客房出租率较高,但房价偏低,导致饭店效益不佳。
《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所有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67.09%,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高于全国平均的61.00%,但平均房价仅为305.56元,低于全国平均的313.14元,居全国省市(区)第11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全省的星级饭店多数分布在山东半岛海滨城市,淡旺季明显,旺季在七八月份、持续时间较短,淡季在冬天、持续时间较长,多数饭店淡旺季客房价格上下浮动幅度不大。
(2)同行恶性竞争。山东部分城市之间(如烟台、威海两城相似度高,距离仅为45分钟车程)、同城之间的饭店同质化严重,客源竞争激烈,特别是对外来会议团队,普遍存在客房降价竞争现象。
(3)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消费较多,在自己下属的或系统内饭店进行政务、商务消费时,实行较低的内部价格,房价偏离了正常的市场价格水平。
4.投资建造饭店时,缺乏准确全面的可行性投资分析。
有的饭店在产品定位上脱离了本地市场实际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在建筑规模、硬件档次、配套服务项目上盲目求大、求豪华、求齐全,有的饭店在平面功能布局方面不合理,这些都导致了饭店开业后客源少、运营成本高、效益低下。
某些地方政府把兴建豪华饭店、大型饭店、外国品牌管理饭店作为城市“面子工程”、“短期形象”,也误导了饭店的盲目兴建。
政企两方改进建议
1.政府层面
(1)建议政府加强宏观控制,合理引导和控制饭店总量,避免饭店“投资热”。
首先,公开行业信息。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实事求是地定期发布饭店业状况,尤其是不回避目前当地饭店业的经营效益低下和市场饱和度问题,让投资者准确了解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充分认识到饭店投资的风险,避免投资者盲目新建豪华饭店,进一步冲击或恶化目前脆弱的山东饭店业市场。
其次,避免政策上的“推手作用”。
如今,某些地方政府为提高旅游产业政绩,脱离本地实际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承受力,把兴建豪华饭店、大型饭店、外国品牌管理饭店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工作之一。
各地政府应避免把土地拍卖、房地产开发与五星级档次、国外豪华饭店品牌强行捆绑起来,不能以所谓的“优先保证土地供应”、“降低土地转让金”、“缓缴或分期缴纳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减免税收”、“高额五星级挂星奖励”等非理性优惠政策,来误导豪华饭店的盲目兴建。
再次,加强规划审批和控制。(1)地方建设、规划、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星级饭店的规划审批工作有针对性地控制,使星级饭店的中高低各档次的比例趋于合理,应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相符合,避免盲目求豪华、上五星级。
(2)物价、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价格监管,避免饭店行业恶意价格竞争。
(3)各级政府应真正认识到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旅游饭店“政策松绑”、“放水养鱼”,通过减免税费等手段创造宽松的环境,扶持全省饭店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饭店业有“对外部经济环境高度依赖性”和“高固定成本”的自身特点,目前对饭店行业征收的主要税费项目有30多种,饭店企业负担偏重。
目前全省饭店业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面临营运成本过高、人力资源紧缺、部分区域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低下的困境,希望各级政府从长远发展出发,出台相关政策,为饭店业减免税费,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盈利能力。
(4)建议各级政府对现有的政务接待招待所、迎宾馆,及国营饭店、集体饭店彻底进行改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业竞争环境。
2.企业层面
(1)开源节流,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2)应改变“大餐饮小客房”的传统经营思路,降低利润偏低的餐饮收入比重,扩大利润较高的客房收入比重。
(3)进行服务产品差异化经营。对客源市场进行分,努力创建品牌,在产品、服务和管理上形成竞争优势,避免产品同质化,导致价格恶性竞争。
(4)在改造或新建饭店时,应避免硬件雷同,尽量打造特色饭店(如精品饭店、主题饭店)。
(5)新建饭店时,必须进行准确全面的可行性投资分析,产品定位、建筑规模、硬件档次、配套服务项目、平面功能布局等方面应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确保投入和产出合理。
(6)加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7)提升饭店集约化程度。
“十二五”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山东的旅游饭店业要准确把握行业增长、结构调整、空间优化、品质提升等诸多关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向做大做强做优迈进。
山东省星级饭店869家,总量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仅次于广东。其中,三星级饭店484家,居全国第2位;四星级饭店152家,居全国第4位;五星级饭店29家,居全国第6位。
现状是“大而不强”
1.星级饭店数量多、行业规模大
山东省旅游局2012年7月公布的《2011年度全省星级饭店统计公报》(鲁旅办发[2012]147号)、国家旅游局2012年6月公布的《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以完成财务统计填报工作并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数据为准,山东省星级饭店869家,总量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仅次于广东。其中,三星级饭店484家,居全国第2位;四星级饭店152家,居全国第4位;五星级饭店29家,居全国第6位。
2.饭店经济效益偏低
《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山东省星级饭店人均实现利润在全国省市(区)中排名第19位,人均实现税收在全国排名第16位,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全国排名第9位,此三项指标也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在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综合指标(经济效益)前100名五星级饭店中,山东省只有4家饭店;而在前100名四星级饭店中,没有一家山东省的饭店。
3.饭店集约化程度偏低
2012年6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中国饭店集团(管理公司)2011年度发展报告》,产生了最具规模的30家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以餐饮为强项的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和大型国企山东商业集团(鲁商集团)下属的山东银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但两者旗下的饭店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内,仍处于成长期,在规模、集团发展力、品牌化发展、集团管控力、经营效益等方面,与国内、国际饭店集团还存在着差距。如山东银座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银座佳悦”属于经济型,而其母公司山东商业集团投资建造的五星级饭店,却委托法国雅高集团的“索菲特”、“铂尔曼”品牌以及美国凯悦集团的“凯悦”品牌管理。
2011年度最具规模的30家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中,山东蓝海集团已开业的饭店仅有24家,排在第21位,而第1位的锦江集团有635家;山东银座集团的中高档饭店(含筹建中)仅有13家,排在第30位,而第1位的锦江集团有111家。
山东蓝海集团和山东银座集团在规模成长性、档次延伸性、地域扩张性、发展稳定性等方面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市场细分、高端市场的影响力、集团收益、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质量等“软实力”方面有所突破。
“大而不强”的原因
1.市场化不够、开放度不高。山东省旅游局《2011年度全省星级饭店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所有星级饭店中,国有饭店占35.56%,大大高于全国平均的31.24%;集体饭店占5.29%,高于全国平均的4.07%;而港澳台投资饭店仅占1.15%,低于全国平均的2.28%,外商投资饭店占1.73%,低于全国平均的1.94%,这与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开放的重要省份不相称。
这主要缘于以下方面:
(1)胶东半岛和泰山作为国内度假、避暑、疗养胜地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烟台、威海、泰安等地兴建了大量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度假村,后陆续升级为星级饭店。
(2)市、县(区)各级政府基本都建造了主要用于政务接待的招待所和迎宾馆,也挂牌星级。
(3)一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建造了一些既代表企业形象又方便自己系统内消费的星级饭店。
(4)部分地方政府为树立城市形象,让财政资金或国有企业投资兴建豪华饭店。如青岛城投集团和海尔集团投资建造了青岛海尔洲际酒店,作为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的接待酒店。
(5)本世纪初,山东省虽然对一些国有饭店进行了股份改制,但为数仍偏少。
(6)山东省境外客源偏少,导致境外资金对山东饭店业的投资较少。2011年山东省接待入境旅游(外国人、港澳台)424万人次,而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分别接待了3331万人次、773万人次、737万人次、669万人次、520万人次。
2.长期以来多数星级饭店形成了“大餐饮小客房”的经营结构,利润偏低的餐饮收入比重较大,而利润较高的客房收入比重偏小,导致饭店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2011年,全省869家星级饭店的客房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41.2%,餐饮收入占总收入的50.6%;而全国11676家星级饭店的客房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42.44%,餐饮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9.17%。
近几年,饭店业的餐饮经营持续面临“三高一多一低”的沉重负担:餐饮经营的人工费用高、食品原材料成本高、客人自带酒水多,利润越来越低,同时饭店还要承担食品安全、消费者投诉、酒水服务费纠纷、媒体曝光等风险。
3.饭店虽然客房出租率较高,但房价偏低,导致饭店效益不佳。
《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所有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67.09%,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高于全国平均的61.00%,但平均房价仅为305.56元,低于全国平均的313.14元,居全国省市(区)第11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全省的星级饭店多数分布在山东半岛海滨城市,淡旺季明显,旺季在七八月份、持续时间较短,淡季在冬天、持续时间较长,多数饭店淡旺季客房价格上下浮动幅度不大。
(2)同行恶性竞争。山东部分城市之间(如烟台、威海两城相似度高,距离仅为45分钟车程)、同城之间的饭店同质化严重,客源竞争激烈,特别是对外来会议团队,普遍存在客房降价竞争现象。
(3)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消费较多,在自己下属的或系统内饭店进行政务、商务消费时,实行较低的内部价格,房价偏离了正常的市场价格水平。
4.投资建造饭店时,缺乏准确全面的可行性投资分析。
有的饭店在产品定位上脱离了本地市场实际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在建筑规模、硬件档次、配套服务项目上盲目求大、求豪华、求齐全,有的饭店在平面功能布局方面不合理,这些都导致了饭店开业后客源少、运营成本高、效益低下。
某些地方政府把兴建豪华饭店、大型饭店、外国品牌管理饭店作为城市“面子工程”、“短期形象”,也误导了饭店的盲目兴建。
政企两方改进建议
1.政府层面
(1)建议政府加强宏观控制,合理引导和控制饭店总量,避免饭店“投资热”。
首先,公开行业信息。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实事求是地定期发布饭店业状况,尤其是不回避目前当地饭店业的经营效益低下和市场饱和度问题,让投资者准确了解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充分认识到饭店投资的风险,避免投资者盲目新建豪华饭店,进一步冲击或恶化目前脆弱的山东饭店业市场。
其次,避免政策上的“推手作用”。
如今,某些地方政府为提高旅游产业政绩,脱离本地实际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承受力,把兴建豪华饭店、大型饭店、外国品牌管理饭店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工作之一。
各地政府应避免把土地拍卖、房地产开发与五星级档次、国外豪华饭店品牌强行捆绑起来,不能以所谓的“优先保证土地供应”、“降低土地转让金”、“缓缴或分期缴纳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减免税收”、“高额五星级挂星奖励”等非理性优惠政策,来误导豪华饭店的盲目兴建。
再次,加强规划审批和控制。(1)地方建设、规划、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星级饭店的规划审批工作有针对性地控制,使星级饭店的中高低各档次的比例趋于合理,应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相符合,避免盲目求豪华、上五星级。
(2)物价、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价格监管,避免饭店行业恶意价格竞争。
(3)各级政府应真正认识到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旅游饭店“政策松绑”、“放水养鱼”,通过减免税费等手段创造宽松的环境,扶持全省饭店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饭店业有“对外部经济环境高度依赖性”和“高固定成本”的自身特点,目前对饭店行业征收的主要税费项目有30多种,饭店企业负担偏重。
目前全省饭店业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面临营运成本过高、人力资源紧缺、部分区域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低下的困境,希望各级政府从长远发展出发,出台相关政策,为饭店业减免税费,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盈利能力。
(4)建议各级政府对现有的政务接待招待所、迎宾馆,及国营饭店、集体饭店彻底进行改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业竞争环境。
2.企业层面
(1)开源节流,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2)应改变“大餐饮小客房”的传统经营思路,降低利润偏低的餐饮收入比重,扩大利润较高的客房收入比重。
(3)进行服务产品差异化经营。对客源市场进行分,努力创建品牌,在产品、服务和管理上形成竞争优势,避免产品同质化,导致价格恶性竞争。
(4)在改造或新建饭店时,应避免硬件雷同,尽量打造特色饭店(如精品饭店、主题饭店)。
(5)新建饭店时,必须进行准确全面的可行性投资分析,产品定位、建筑规模、硬件档次、配套服务项目、平面功能布局等方面应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确保投入和产出合理。
(6)加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7)提升饭店集约化程度。
“十二五”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山东的旅游饭店业要准确把握行业增长、结构调整、空间优化、品质提升等诸多关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向做大做强做优迈进。
山东省星级饭店869家,总量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仅次于广东。其中,三星级饭店484家,居全国第2位;四星级饭店152家,居全国第4位;五星级饭店29家,居全国第6位。
现状是“大而不强”
1.星级饭店数量多、行业规模大
山东省旅游局2012年7月公布的《2011年度全省星级饭店统计公报》(鲁旅办发[2012]147号)、国家旅游局2012年6月公布的《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显示,以完成财务统计填报工作并通过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审核数据为准,山东省星级饭店869家,总量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仅次于广东。其中,三星级饭店484家,居全国第2位;四星级饭店152家,居全国第4位;五星级饭店29家,居全国第6位。
2.饭店经济效益偏低
《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山东省星级饭店人均实现利润在全国省市(区)中排名第19位,人均实现税收在全国排名第16位,全员劳动生产率在全国排名第9位,此三项指标也远远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在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综合指标(经济效益)前100名五星级饭店中,山东省只有4家饭店;而在前100名四星级饭店中,没有一家山东省的饭店。
3.饭店集约化程度偏低
2012年6月,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发布《中国饭店集团(管理公司)2011年度发展报告》,产生了最具规模的30家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以餐饮为强项的山东蓝海酒店集团和大型国企山东商业集团(鲁商集团)下属的山东银座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名列其中,但两者旗下的饭店主要分布在山东省内,仍处于成长期,在规模、集团发展力、品牌化发展、集团管控力、经营效益等方面,与国内、国际饭店集团还存在着差距。如山东银座集团旗下的主要品牌“银座佳悦”属于经济型,而其母公司山东商业集团投资建造的五星级饭店,却委托法国雅高集团的“索菲特”、“铂尔曼”品牌以及美国凯悦集团的“凯悦”品牌管理。
2011年度最具规模的30家中国饭店管理公司(集团)中,山东蓝海集团已开业的饭店仅有24家,排在第21位,而第1位的锦江集团有635家;山东银座集团的中高档饭店(含筹建中)仅有13家,排在第30位,而第1位的锦江集团有111家。
山东蓝海集团和山东银座集团在规模成长性、档次延伸性、地域扩张性、发展稳定性等方面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需要在市场细分、高端市场的影响力、集团收益、标准化、品牌化、信息化、发展质量等“软实力”方面有所突破。
“大而不强”的原因
1.市场化不够、开放度不高。山东省旅游局《2011年度全省星级饭店统计公报》、国家旅游局《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所有星级饭店中,国有饭店占35.56%,大大高于全国平均的31.24%;集体饭店占5.29%,高于全国平均的4.07%;而港澳台投资饭店仅占1.15%,低于全国平均的2.28%,外商投资饭店占1.73%,低于全国平均的1.94%,这与山东作为中国东部沿海开放的重要省份不相称。
这主要缘于以下方面:
(1)胶东半岛和泰山作为国内度假、避暑、疗养胜地之一,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青岛、烟台、威海、泰安等地兴建了大量的培训中心、疗养院、度假村,后陆续升级为星级饭店。
(2)市、县(区)各级政府基本都建造了主要用于政务接待的招待所和迎宾馆,也挂牌星级。
(3)一些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建造了一些既代表企业形象又方便自己系统内消费的星级饭店。
(4)部分地方政府为树立城市形象,让财政资金或国有企业投资兴建豪华饭店。如青岛城投集团和海尔集团投资建造了青岛海尔洲际酒店,作为2008年奥运会水上项目的接待酒店。
(5)本世纪初,山东省虽然对一些国有饭店进行了股份改制,但为数仍偏少。
(6)山东省境外客源偏少,导致境外资金对山东饭店业的投资较少。2011年山东省接待入境旅游(外国人、港澳台)424万人次,而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北京分别接待了3331万人次、773万人次、737万人次、669万人次、520万人次。
2.长期以来多数星级饭店形成了“大餐饮小客房”的经营结构,利润偏低的餐饮收入比重较大,而利润较高的客房收入比重偏小,导致饭店整体经济效益不高。
2011年,全省869家星级饭店的客房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41.2%,餐饮收入占总收入的50.6%;而全国11676家星级饭店的客房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42.44%,餐饮收入仅占总收入的39.17%。
近几年,饭店业的餐饮经营持续面临“三高一多一低”的沉重负担:餐饮经营的人工费用高、食品原材料成本高、客人自带酒水多,利润越来越低,同时饭店还要承担食品安全、消费者投诉、酒水服务费纠纷、媒体曝光等风险。
3.饭店虽然客房出租率较高,但房价偏低,导致饭店效益不佳。
《2011年度全国星级饭店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1年山东省所有星级饭店平均出租率为67.09%,居全国省市(区)第2位,高于全国平均的61.00%,但平均房价仅为305.56元,低于全国平均的313.14元,居全国省市(区)第11位。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全省的星级饭店多数分布在山东半岛海滨城市,淡旺季明显,旺季在七八月份、持续时间较短,淡季在冬天、持续时间较长,多数饭店淡旺季客房价格上下浮动幅度不大。
(2)同行恶性竞争。山东部分城市之间(如烟台、威海两城相似度高,距离仅为45分钟车程)、同城之间的饭店同质化严重,客源竞争激烈,特别是对外来会议团队,普遍存在客房降价竞争现象。
(3)机关、事业单位、国企消费较多,在自己下属的或系统内饭店进行政务、商务消费时,实行较低的内部价格,房价偏离了正常的市场价格水平。
4.投资建造饭店时,缺乏准确全面的可行性投资分析。
有的饭店在产品定位上脱离了本地市场实际消费需求和消费能力,在建筑规模、硬件档次、配套服务项目上盲目求大、求豪华、求齐全,有的饭店在平面功能布局方面不合理,这些都导致了饭店开业后客源少、运营成本高、效益低下。
某些地方政府把兴建豪华饭店、大型饭店、外国品牌管理饭店作为城市“面子工程”、“短期形象”,也误导了饭店的盲目兴建。
政企两方改进建议
1.政府层面
(1)建议政府加强宏观控制,合理引导和控制饭店总量,避免饭店“投资热”。
首先,公开行业信息。
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实事求是地定期发布饭店业状况,尤其是不回避目前当地饭店业的经营效益低下和市场饱和度问题,让投资者准确了解投入和产出的效益,充分认识到饭店投资的风险,避免投资者盲目新建豪华饭店,进一步冲击或恶化目前脆弱的山东饭店业市场。
其次,避免政策上的“推手作用”。
如今,某些地方政府为提高旅游产业政绩,脱离本地实际经济发展需求和市场承受力,把兴建豪华饭店、大型饭店、外国品牌管理饭店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工作之一。
各地政府应避免把土地拍卖、房地产开发与五星级档次、国外豪华饭店品牌强行捆绑起来,不能以所谓的“优先保证土地供应”、“降低土地转让金”、“缓缴或分期缴纳城市建设综合配套费”、“减免税收”、“高额五星级挂星奖励”等非理性优惠政策,来误导豪华饭店的盲目兴建。
再次,加强规划审批和控制。(1)地方建设、规划、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要对星级饭店的规划审批工作有针对性地控制,使星级饭店的中高低各档次的比例趋于合理,应与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相符合,避免盲目求豪华、上五星级。
(2)物价、旅游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加强价格监管,避免饭店行业恶意价格竞争。
(3)各级政府应真正认识到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为旅游饭店“政策松绑”、“放水养鱼”,通过减免税费等手段创造宽松的环境,扶持全省饭店行业健康持续发展。饭店业有“对外部经济环境高度依赖性”和“高固定成本”的自身特点,目前对饭店行业征收的主要税费项目有30多种,饭店企业负担偏重。
目前全省饭店业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面临营运成本过高、人力资源紧缺、部分区域供过于求、企业效益低下的困境,希望各级政府从长远发展出发,出台相关政策,为饭店业减免税费,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避免多头检查、重复检查,减轻企业负担,提高盈利能力。
(4)建议各级政府对现有的政务接待招待所、迎宾馆,及国营饭店、集体饭店彻底进行改制,营造公平、公正、公开的行业竞争环境。
2.企业层面
(1)开源节流,提高自身盈利能力。
(2)应改变“大餐饮小客房”的传统经营思路,降低利润偏低的餐饮收入比重,扩大利润较高的客房收入比重。
(3)进行服务产品差异化经营。对客源市场进行分,努力创建品牌,在产品、服务和管理上形成竞争优势,避免产品同质化,导致价格恶性竞争。
(4)在改造或新建饭店时,应避免硬件雷同,尽量打造特色饭店(如精品饭店、主题饭店)。
(5)新建饭店时,必须进行准确全面的可行性投资分析,产品定位、建筑规模、硬件档次、配套服务项目、平面功能布局等方面应符合市场需求和行业标准,确保投入和产出合理。
(6)加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
(7)提升饭店集约化程度。
“十二五”是山东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山东的旅游饭店业要准确把握行业增长、结构调整、空间优化、品质提升等诸多关系,以改革、创新为动力,转方式,调结构,不断完善经营管理机制,向做大做强做优